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旅游资讯 > 少林寺鲜为人知的宝藏

少林寺鲜为人知的宝藏

发布时间:2017年07月25日 来源:网络

石友三1928年的那把大火,烧了40多天,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法堂、钟楼等这些有形的建筑,灰飞烟灭;连那些珍贵的藏经、寺志、拳谱等无形的历史,也片纸张不存。有人说,少林寺的“魂儿”没有了,它有的,只是一具空荡荡的“躯体”。

穿过历史的云烟,人们只记住了那把大火,只看到了复建的少林“躯体”,却不肯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拐一个弯儿,拐到一个叫少林书画院的地方,看一看少林寺无声无息的历史筋骨。这个“筋骨”,就是少林寺现存的那些碑刻。


少林书画院的副院长延保法师说,少林寺书画院至今仍存138通石碑,从魏晋至今,历朝历代,皇家御制,诗词歌赋,名家字画,无所不有,它们呈现了一个1500年的多面少林。

它们,才是少林寺真正的“魂儿”。但遗憾的是,不少前往少林寺的游客,都很少注意到这个角落。


就画而言,最让人着迷的是明代河南太守梁建廷所绘的《达摩一苇渡江》和《钟馗》画像,虽然粗笔淡描,但两眼奕奕有神,衣着飘飘生风,实为形声兼备;而吴道子所绘的观音像几与人高,人物风度活泼潇洒,为线刻碑碣所罕见。


就书法而言,简直就是中国书法的一部演变史,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,无一不备,从汉魏时代的书法演变,到唐代的多而精且为名人手迹,再到宋代以后尤其是明代的变化多端,令人叹为观止。

《东坡居士苏轼稽首赞》碑、米芾《第一山》刻石、黄庭坚《达摩颂》碑、蔡京《面壁之塔》题字碑、赵孟頫《裕公宗师道行碑》、董其昌《道公禅师碑》等,名家荟萃,冠绝一时。

少林寺创办者和他的数百追随者


碑廊上这些皇家的庄严与名士的风流,算不算少林寺的“魂儿”?

其实,少林寺的“魂儿”,就在碑廊石碑上的文字中。根据《魏书》和《续高僧传》记载,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(496年),是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跎落迹传教敕建。那么,碑廊里的石碑上有无此记载呢?

碑廊里现有一通《北齐少林寺造像碑》,于北齐天统六年(公元566年)所刻,坐上浮雕一佛二菩萨,底座有敬造佛像的施主姓名。但遗憾的是,此碑的碑铭据说已被石友三的那把大火烧毁,无从寻找关于少林在那个时代的具体文字。


不过,藏于碑廊外大殿前的《皇唐嵩岳少林寺碑》可补遗憾。其碑文说:“少林寺者,后魏孝文之所立也……沙门跋陀者,天竺人也。空心元粹,惠性淹远,传不二法门,有甚深道业。缅自西域,来游国都,孝文屈黄屋之尊,申辎林之敬。太和中,诏有司于此寺处之,净供法衣,取给公府……”说少林寺有1500多年的历史,此碑文可做有力的佐证。

自北魏孝文帝为跋陀建立少林寺,少林寺就走上了初兴之路,闻风追随跋陀习禅者,常有数百人之多,弟子及再传弟子,成就显赫。

唐太宗写给少林的“感谢信”


少林寺极度繁荣起来,是在唐朝。繁荣的原因,是跟唐朝皇室关系不一般,尤其是跟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关系。

说起少林寺,都知道“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”的故事。但碑廊《大唐太宗文武圣皇帝龙潜教书碑》却讲述了故事的另外一个版本:

在大唐武德四年四月廿七日(公元621年5月23日),少林寺上座善护等13位僧人,在城内司马赵孝宰等配合下,里应外合,夺取州城,擒拿了李世民的竞争对手王仁则,归顺了李世民。

这就是传说中的“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”故事的来源。为此,李世民很高兴,就特意写了一封感谢少林僧人们的信,还任命其中一位为大将军,并重赏了少林寺四十顷地和水碾一具。


少林寺救过老子李世民,儿子唐高宗当然不敢轻慢,在位期间,他和武则天多次驾临少林寺。尤其是在咸享年间, 他留下了御书的《般若碑》碑额,王知敬给他写了碑文。

永淳二年(683年)唐高宗再次驾临时,武则天因为其母亲杨氏建造的功德塔迟迟不能竣工,就非常伤悲地写了一首诗和一篇短文,还写下了一篇愿文,希望在其母亲讳辰(九月十四日)前“终此功德”,因此特地委派武三思带着金绢等物到少林寺督促。

后来,诗、文、愿文内容被刻成石碑,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《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》和《大唐天后御制愿文碑》。


不能不说武则天这个人,可是少林寺的“铁粉”。除了随高宗两次驾幸少林,武则天又下诏修整少林寺的塔院和普光堂等,使少林寺呈现出“妙楼看阁,俯映为林,金刹宝铃,上摇清汉”的盛况;唐高宗驾崩后,她还在少林寺内为其建功德所。

如意元年,武则天出于对佛教和少林寺的敬重,迎少林寺普光堂等神王师子共15尊入内宫供奉,并将原泥塑彩妆的神像施以金妆,后来少林寺还上表请求奉还。这故事就记载在少林寺《敕还少林寺神王师子记》碑上。

元代就开始聘请洋弟子当“首座”


到了元代,少林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。那时候的少林寺,有23所下院,僧众达到了2000多人,众多的少林弟子还出任各地的僧官。


这个时候,少林寺的名头已经打到了海外,并开始招收国外弟子了。最直接的证据,就是在息庵义让任少林寺主持(1336~1340)时,日本国僧人古源邵元担任了少林寺的“书记”和“首座”,并久居二祖庵。

邵元,是日本福井县人,1327年入元,自泉州登岸,北上福清雪岩山,浙江天台山、天目山,过赵州石桥,登山西五台山,南下嵩山,北上大都,再南下荆州,20年后才回到日本。

邵元侍息庵义让门下尤久,并为息庵义让和菊庵法照撰写了碑文。现在碑廊里还存有《息庵禅师道行之碑》和《照公和尚塔铭》等。


少林寺的对外交流,在明代也延续下来。碑廊里有一通《淳拙禅师道行之碑》,是中国僧人蒲庵来复撰、日本僧人德始楷书的。

德始是日本信州(今长野)神氏子,约于明洪武七年随日本使宣闻溪来中国南京天界寺,后游北京、峨眉、成都等地。

少林寺的LOGO竟和唐僧取经有关


之后,少林的跌宕起伏,也是令人唏嘘的。从元代的空前发展,到元末红巾军起,少林寺僧逃得只剩下20多名老弱病残;到明洪武初年,才恢复到500多人;再经明末“三灾并起”,少林遭到空前的破坏;直到康熙年间,少林还是一派衰败景象。

后经康熙颁书“少林寺”、雍正朝大修,少林寺才恢复元气。但少林的衰败不可阻挡,到清末民初,少林寺仅有僧人二百余人,土地2870余亩。这其中的离乱兴衰,不少碑刻都有提及。


有意思的是,在碑刻丛中,发现了一通明代“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”碑,仔细看看,其上释迦如来的手印,不就是少林寺的LOGO吗?妙趣天然,毫无设计感,把少林寺的独一无二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这个灵相图,还有一个故事:

贞观19年(645年),玄奘大师取经西归,为太宗说法。

席间,玄奘大师感叹:“陛下之佛心,上天可鉴!”太宗曰:“朕与佛之缘,皆由一钵汤药和一套足技而起。” 遂将当年被方丈以达摩足技相救之事具陈。

大师略一沉吟,从经卷中取出一副“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”,说:“当年救陛下者,确为此图。”太宗不解。


大师曰:“佛祖圆寂之日,留下双迹灵相传与弟子阿难,以启迪世人,普渡众生。此图传至少林,少林将武术与灵相相融。当年救陛下之技,便是这汇聚佛法精髓和武术精华的达摩足技。难怪当年方丈说救陛下者,佛祖也。今天看来,救陛下者,真真佛祖也。达摩足技,禅武归一。今既被陛下御题为武沐,应沐天下苍生。”

太宗大悦,命人将“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”刻于石上。


少林书画院的副院长-延保法师


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洒落在院子里时,正是延保法师起床的时刻。他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去大雄宝殿随僧众上早课,早课后不是去看那两棵盛放的木棉树,又落下多少朵木棉花;而是到碑廊里,去“巡视”那些悬挂的字画,以及被字画掩盖或未掩盖的碑刻。



少林书画院里的那些碑刻上,清晰地记录着一个1500年的多面少林,这是少林寺鲜为人知的宝藏,是解密少林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。

谁在看护少林寺鲜为人知的财富?


这是首届少林无遮大会闭幕后的第一天。他准备像往常一样,去迎接游客的寥落。或许延保法师会怀念之前无遮大会期间,那种熙熙攘攘的情景。

作为首届少林无遮大会活动之一的少林书画摄影邀请展,就在少林书画院内举办。张海、韩美林、范曾、赵长青、长安画派……国内顶尖书画家们的600多幅作品,吸引了相当多的游客。

这在少林寺并不多见。少林寺并不缺乏大场面,尤其是在“武功”上,什么场面没办过;但在“文治”上,尤其是在书画上,却鲜有案例可表。除了之前举办的少林寺建寺1520周年书画展,也只有这次能够与之媲美了。

两次书画展的“缔造者”,便是延保法师。


少林在“文治”历史上,不乏书僧、画僧、诗僧。

约在1225~1233年间做主持的木庵性英,就是一位“诗僧”,与辛愿、元好问等皆是好友,人们称颂他“书如东晋名流,诗有晚唐风骨”;画梅花的别山和尚、画竹子的宜山和尚,都是少林寺历史上有名的画僧。

那么,热衷于书画的延保法师,算不算木庵性英们的衣钵继承者?


延保法师自称不能书,亦不能画,但他有能力在恩师释永信的加持下,把那些能书能画的人撺掇到一起。这就是他的能“折腾”。

翻开他的履历,处处是“折腾”的传奇:16岁入少林,在第一代武僧团序列里习武6年;然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济南军区当了特种兵,由武术教官做起,一直做到团级干部。


期间,频上电视表演开砖、汽车过身、穿针拉车、飞针连发穿过玻璃、硬气功等武术功力绝技;在部队干了18年,感到当将军无望,就主动转业到山东潍坊某政法委。

在政法委干了三年,又认为当大官无望,感觉出家修行也是事业,就给恩师释永信大和尚当面报告,要求出家;辞职、离婚出家后,遵循师命到少林寺禅堂坐了三年的禅;因缘和合,然后,就成了少林书画院的副院长。

由“武”而“文”,这种转型跨度似乎过大,但对延保法师来说,并无障碍。自称勉强可算“通才”的他,执掌书画院,或许理想甚大。

这种理想,虽然“不可说”,但绝非是为了举办一两次的书画展来呈现少林寺的“文治”;或许,他更大的愿景,是将书画院中的少林真历史,以书画这种媒介,传播给普众。

少林书画院秘书长刘应彪说,少林书画院里的历代碑刻,清晰地记录着一个1500年的多面少林,这些碑刻都是少林寺的珍贵宝藏,谁能窥破天机,谁便掌握了解读少林的密码。